联系我们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欢迎来到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
滚动新闻
省学会召开2019年一季度秘书处会议
黄山市畜牧水产支部关于召开组织生活会和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天长市农委畜牧局召新年工作部署会
天长市召开落实养殖场主体责任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布置会
休宁县畜牧技术推广站荣膺全国2018年基层畜牧技术推广示范站
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召开生猪生产暨非洲猪瘟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
天长市农委畜牧局召开学习市纪委全会精神和农委会议精神专题会
当涂县副县长陈亮督查公路临时监督检查站工作
当涂县农委畜牧局调研乡村振兴示范村畜牧产业发展规划
黄山市副市长程红带队慰问防控非洲猪瘟公路临时检查站工作人员
天长市组织收看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天长市开展肉品市场专项检查
天长市农委畜牧局慰问困难职工
太湖县组织收看全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太湖县畜牧兽医局走访慰问困难党员和退休职工
黄山市召开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暨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
宣州:区畜牧局到黄渡乡检查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市农委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
黄山市召开2018年度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检查考核汇报会
宣城市狠抓供港冰鲜禽肉基地建设推进家禽业转型发展
学会建设
5612行动
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领...
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第四届理事会领...
第五届理事会领导机构及负责人
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常...
中央财政积极推动养殖等农业保险发...
市动防中心派员参加省质监局实验室...
市验收组对望江县“菜篮子”产品生...
省农委检查组一行到太和县检查畜牧...
学会期刊
学会通讯
《安徽畜牧兽医》2017年第...
《安徽畜牧兽医》2016年第...
《安徽畜牧兽医》2015年第...
《安徽畜牧兽医》2017年第...
《安徽畜牧兽医学...
《安徽省畜牧兽医...
《安徽省畜牧兽医...
《安徽省畜牧兽医...
雨雪严寒天气畜禽养殖减灾实用技术
发布日期:2018/1/8 字体:【
大
中
小
】 双击自动滚屏 来源:安徽省畜牧兽医网
针对雨雪严寒天气,结合畜牧养殖生产实际,提出雨雪严寒天气畜禽饲养关键技术,供广大养殖从业者参考。
一、严寒天气生猪养殖关键技术
1.加强防寒保暖。加固猪舍,及时清除顶棚积雪。母猪的产房和仔猪保育舍是防寒保暖重点。封闭式猪舍要利用塑料薄膜、泡沫板、旧包装袋等材料封闭北侧窗户,防止寒风进入猪舍;南侧的窗户也要封闭,但要留出一些通风孔;敞开式的猪舍可用塑料薄膜将敞开部分封闭。白天有太阳时要适当打开南侧窗户通风。
2.为乳仔猪提供额外热源。通过加热设备,如煤炉、红外线灯、仔猪保育箱、仔猪保育箱灯等为仔猪提供额外热源。
3.适当增加饲料能量。在天气严寒的条件下,猪需要的能量和饲料量大幅增加。尤其是怀孕母猪,应每头每天增加1公斤左右饲料,对仔猪、肥猪、泌乳母猪采取自由饲喂方式,保证供料充足,也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增加10%-15%玉米、小麦、糙米等能量饲料。
4.加强饲养管理。特别要加强乳仔猪的管理,重点是防止冻僵、冻死乳仔猪,让乳猪吃好初乳,加强乳猪的补料,同时保持猪舍干燥清洁。
5.做好防疫工作。在严寒季节,某些病毒性疾病爆发的可能性会增加。养猪场要加强免疫接种工作,要强化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等疫病的防控。同时,加强消毒和隔离工作,严防传染病进入猪场。
二、严寒天气蛋鸡养殖关键技术
1.加固鸡舍,清除顶棚积雪。要对鸡舍和水电等基础设施、设备进行全面巡查、加固,特别要重点排查存在隐患的老旧鸡舍,及时转移鸡只,避免发生严重的坍塌事故。同时,应注意用电安全,防止因棚舍倒塌、压断电线而导致漏电电死家禽。
2.备足饲料和燃料。在低温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饲料中能量组份的比例。例如可在原来的基础上补加10%-20%的玉米,与此同时再根据体重大小适当增加喂料量,气温每下降3℃,每只鸡日喂料量增加5克左右,寒流过后再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喂料水平。备足饲料和燃料,随时了解天气和交通信息,及时补充饲料和燃料,保证供应。
3.加强疫病防控。尤其是要加强对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等疾病的免疫。
4.对因灾死亡的鸡只要尽快作无害化处理,防止传播疾病。
5.采取多方面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如:
a、及时补充多维、电解质,防止应激;
b、做好保暖,防止冻死家禽;
c、注意通风换气,防止氨中毒和呼吸道疾病发生;
d、注意饮水卫生,适当添加药物,要给家禽提供温水,避免饮用雪水,发生传染性肠胃炎等消化道疾病。
6.优先保证种鸡场生产需要。优先保证对种鸡场的电力、能源和饲料供应,确保种鸡生产能力。针对孵化提出如下措施:
a.通过密闭孵化车间(保温)、借助电、煤等能源为孵化车间加温及加强孵化车间通风管理等措施,提高或保持出雏室温度、维持孵化环境条件,防止已出壳雏禽冻死。
b.通过提高孵化室温度、增加孵化(出雏)机辅助供热设备等措施维持孵化(出雏)机温度稳定,减少因寒冷造成的孵化(出雏)机温度不稳定引起的孵化率下降。
c.调整孵化操作(照蛋、移盘等)时间,避免胚蛋冷刺激,减少寒冷天气对孵化生产的影响。
三、严寒天气肉鸡养殖关键技术
1.加固鸡舍,及时扫除屋顶积雪,防止鸡舍坍塌,避免更大的人畜伤害。
2.加强保温措施,尤其是局部保温,如雏鸡阶段增加保温灯或煤炉等,防止鸡扎堆出现压死现象;尽量减少肉鸡成鸡阶段室外运动量;种鸡加强密封措施,同时注意适量通风、防火安全。
3.肉鸡加厚垫料,特别要保持垫料干燥。
4.适时免疫,密切监测抗体水平和鸡群动态,有效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禽流感、新城疫等冬季常发病的发生。
5.强化生物安全措施,尤其是做好圈舍周围消毒卫生,防止细菌、病毒等侵入。
6.调整日粮营养水平。由于天气寒冷,鸡只基础代谢大量增加,因此对于种鸡和未到上市日龄的肉鸡提高其日粮营养浓度和增加喂料量。对已到上市日龄肉鸡则适当调低日粮营养浓度,以满足基础代谢为主要目的,尽量降低损失。
7.饮水或饲料中补充多维、电解质等保健、抗应激药物。
8.随时了解天气和交通信息,及时补充饲料、燃料等原材料储备,同时尽快将上市肉鸡出售。
四、严寒天气肉牛养殖关键技术
1.除雪除冰、加固整修圈舍,覆盖塑料布等使顶棚不漏雨雪,四壁无风洞,增加房舍保温效果。
2.牛床内加厚垫料和保证牛床干燥,干草、软秸杆、稻草、干燥的甘蔗渣、玉米秸秆、粉碎的玉米芯等或地表50cm以下比较干燥的土壤都可用作垫料,所有垫料搅拌锯末、炉灰等保温吸湿材料。及时排除牛舍积水。
3.将粗饲料铡短至2-3cm饲喂,有利于消化吸收。加喂夜餐。在精料内添加2%的尿素,以补充粗饲料蛋白质营养的不足。
4.补喂精料,因平时的喂量因持续低温已经不能保证生长速度,每日补喂1~2kg 精料。有条件的可喂给混合精料,其配合比例为玉米30%、稻谷(或玉米)20% ,饼粕类25 %(棉籽饼不超过8%、菜籽饼不超过5%),米糠(麦麸)20 %、食盐2%、小苏打3%。
5.做好接产功能与产后护理工作,产牛舍要特别注意防风保暖,必要时实行人工升温。母牛出现分娩预兆后,应做好接产准备工作。犊牛出生后,要及时擦拭干净身上粘液,并做好保暖工作。
6.冬季是动物病毒性疫病的流行季节,特别是动物的流行性腹泻、口蹄疫等更是高发季节。要实施疫苗接种、加强疫病监控,做好牛场牛舍清洁卫生工作。
五、严寒天气奶牛养殖关键技术
1.防止牛舍和牛棚倒塌,要加固牛舍和牛棚,如遇大雪,增加棚舍顶积雪的清扫次数,保证屋顶没有积雪。
2.防冻保暖。要加强检修圈舍,做到顶不漏雨雪、四壁无缝隙、地面铺垫草。为了提高牛舍冬季温度,将牛舍迎风面(北面或西北面)的门窗、墙缝堵严,防止贼风侵袭。有条件的可通过设置天棚、挂门帘、设挡风障、建塑料暖棚等措施来提高圈舍的防寒保温性能。同时,充分利用烟道、土暖气、沼气炉、煤炉等设施向舍内供暖。采用煤炉供暖时,注意防止煤气中毒,舍内供暖设备周围要设置防护装置,防止烫伤奶牛。冰雪天气,尽量减少奶牛圈外活动,晚上应及时将奶牛赶入圈舍内过夜,特别是围产期的母牛、新生犊牛、高产牛的圈舍要适当加温,此外,奶牛白天在运动场内活动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小时,在天气好转的时间上、下午各活动3个小时。要保证舍外自来水管道不被冻住,产奶牛每天喝到充足的水。最好将水加热到30℃以上,可向温水中加点食盐。
3.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精心饲养。一般比饲养标准高15-20%,即增加20%的混合精料。饲料种类要尽可能多样化,应喂给足量的优质干草和一定数量的酒糟、胡萝卜、玉米糖渣等多汁辅料,如有青贮饲料,则以此为主,喂量由少渐多。青绿饲料要堆放在室内,青贮饲料最好在中午时间喂给。水拌料要用清洁的温水拌,随拌随喂,不要饲喂冰冻的饲料。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增加奶牛采食量是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有效措施。
4.防湿、防滑。由于天气寒冷,牛只在牛舍内休息与活动的时间较多,这样牛的排泄物大部分在舍内,从而造成牛舍相对湿度较大。奶牛全部进入圈舍后,要注意保证牛舍内适度通风,相对湿度不宜超过55%。湿度过大,容易引发奶牛乳房炎、脂蹄病等疾病,影响其产奶量,严重者还会感染真菌类疾病。牛舍尽可能的少用水冲洗地面或者不用,并且要保证适度的通风,除及时清理粪便以外,定期在牛床上铺垫干的锯末和垫草。夜间温度较低,地面如果不能保证相对干燥,很容易结冰,牛只容易滑到,造成肢蹄扭伤、骨折以及怀孕牛只的机械性流产。适当的增加光照,可以大大提高催乳激素的分泌,增加产奶量。
5.要加强保胎工作。怀孕母牛的保胎保育工作在冰雪天气非常重要。奶牛食入腐败或冰冻的饲料、长期营养不良、滑倒摔跤等都是流产的因素。奶牛保胎要注意两点:满足孕牛的营养需要,尤其是保证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供给;保证孕牛充足的优质干草;
6.搞好卫生、严格消毒。气温低,微生物繁殖慢,但是不能放松对场区和设备的消毒工作,尤其是犊牛舍和产房。
【
打印
】【
关闭此页
】
友情链接
科协
学会
协会
高校
科研
产业体系
产业联盟
行政管理
申请链接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公众科技网
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
安庆市科学技术协会
蚌埠市科学技术协会
滁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阜阳市科学技术协会
淮北市科学技术协会
黄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六安市科学技术协会
合肥市老科协
合肥市科学技术协会
马鞍山市科学技术协会
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芜湖市科学技术协会
宣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
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
中国农经学会
中国蜂业学会
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
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信息网
山东省畜牧兽医学会
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
湖南省畜牧兽医学会
广西省畜牧兽医学会信息网
安徽省家禽协会
新牧网
中国羊网
中国养猪网
阿里牧
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中国鹿业信息网
猪e网
猪与禽
爱畜牧
中国兽医协会
安徽猪网
安徽省肉鸽业协会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农学院
扬州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安徽科技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村综合改革研究中心
安徽省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
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
安徽猪产业技术联盟
安徽畜牧技术推广网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
中国社会组织网
山东省草业网
安徽省社会组织信息网
中国生猪预警网
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
安徽农网
天津市武清区养殖业信息平台
宣城市畜牧兽医网
黄山市畜牧兽医网
安徽省畜禽信息网
安徽省民政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财政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安徽省兽药饲料监察所
安徽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中心
安徽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安徽省动物卫生监督所
全国畜牧总站
安徽省人社厅
安徽省科技厅
安徽省人民政府
安徽省畜牧兽医局
农业部
主办:安徽省畜牧兽医学会 保留所有权利 皖ICP备13009817号-1
联系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徽州大道193号 邮政编码: 230001
E-mail:ahxmsyxh@163.com Tel:0551-62658642
学会理事QQ群:204178699